綠色是大自然的色彩,它展現了萬物繁衍的景象,象徵著平靜、安全與生命,代表著和諧與快樂的人生,觀之令人有舒適、清新、健康、寧靜和充滿希望之感。而恰巧的是,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象徵君子美德的玉石,便正是以均勻濃鬱而鮮艷的純正碧綠為尊。國人對碧綠翡翠情有獨鍾,正因其晶瑩剔透與溫婉溫潤色澤最能襯托出東方內外之美,致使其自然物質屬性,成為一種理想人格情操和生活哲學的象徵。
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自古以來一直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思想觀念。玉文化既是物質文化,更是精神文化,古人以此天地精氣的結晶為媒介溝通神靈,顯示身份地位,成為維繫社會統治秩序的禮制中的重要構成部分。華夏文化延綿數千載,玉文化也隨之不斷發展,古代玉器根據不同用途可分為:玉兵器、玉工具、禮器玉、喪葬玉、佩飾玉、玉器皿和玉擺件等幾大類。玉兵器和玉工具,隨著青銅製造業的發展,到了商代,絕大多數玉兵器和玉工具已經失去了實用價值,而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標誌和禮儀的象徵。
從新石器時代中期起,如良渚文化中的氏族首領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許多精製的玉器;商周時代,上述現象更加普遍,如二裡頭文化便屢有發現陪葬玉器;春秋戰國時期就有「六瑞」的使用;秦以前,「九鼎」象徵君權;秦以後,「玉璽」成了君權的象徵;及至漢、唐對官員用璽的等級規制亦有嚴格指定:而以玉為璽的制度亦一直沿襲到清朝。
19世紀後半葉,法國礦物學家德莫爾將中國的「玉」分為軟玉和硬玉。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在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第三卷中稱:在18世紀 以前,中國人並不知道硬玉這種東西。以後,硬玉才從緬甸產地經雲南輸入中國。硬玉在中國俗稱 「翡翠」,是中國傳統玉石中的後起之秀,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。作為「玉中之王」之翡翠具備了人類所想望的溫文、寧靜、含蓄、純潔、堅貞、正氣等美好品性。
翡翠首飾的價值主要看翡翠的品質,即種質、顏色、淨度、水份、形狀、大小等。翡翠擁有多種顏色,當中以均勻濃鬱而鮮艷的純正綠色為尊。怎樣的綠色才最好呢?那就要合乎「濃、正、陽、和」此四大標準。即濃度適中、色調純正、飽和鮮豔、分佈均勻的綠色,則為之頂級。再者,便要看其種質,即通透細緻度。水份充足通透度佳的翡翠,其中綠色的分佈應均勻,色調和諧而不雜亂,方為上品。要明白,即使同樣是綠色,也要細膩、通透,才有靈性,才顯得美好尊貴。同時達到「濃、正、陽、和」這四點,即可被稱為「帝王綠」了。
達到帝王綠的翡翠首飾都是天價,而往往都會成為拍賣場上的頂級拍品。這些收藏級翡翠極品大致分為五類,圓珠頸鏈、手鐲、蛋面鑲嵌頸鏈或戒指,吊墜,擺件。款式看似簡單,造價卻往往最高,原因就在於其重天然去雕琢的本質,而令其對選料要求極高。試想一下,一串合乎「濃、正、陽、和」的翡翠頸鏈,首先便得在頂級原石中找到最好部分,再要考量珠子大小,在確保其顏色光澤一致均勻和細膩下,才切割打磨以剔除瑕疵。儘管選料貴重而損耗極大,卻絕無拉雜拼湊的餘地。
雖然日本、墨西哥等地也有翡翠產出,但由於達到珠寶級別的很少,因而緬甸是翡翠的主要產地,市面上95%的翡翠玉石來自緬甸,因此翡翠又稱為緬甸玉。翡翠資源本已稀少,極品翡翠就更是可遇不可求,在市場上可說買少見少。最近在天成國際2018年珠寶及翡翠秋季拍賣會上,一件天然翡翠「觀音」配鑽石吊墜便以1,440萬港元/185 萬美元成交,而另一天然翡翠配鑽石項鏈亦以1,260萬港元/161萬美元成交。這就是這就是市場對極品翡翠價值的看法了!
#####
[ #文明生活 ]